导入数据...
认识诈骗
[四川师范大学安全教育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3月16日
  查看:3037
  来源:

一、诈骗的概念

诈骗是指讹诈骗取本文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需要大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上当受骗。

二、诈骗主要手段

(一)通讯诈骗

1.通讯诈骗概念

通讯诈骗,或称电信诈骗,是指骗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的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中奖、退税、遭公安机关通缉等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通讯诈骗的手段

1)冒充诈骗

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邮政等工作人员诈骗

骗子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为名,谎称受害人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需要给银行卡升级、验资证明清白,并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受害人将所有现金转移到安全账户以保障资金安全,隔天再联系时,骗子已销声匿迹。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行骗

骗子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要求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证明清白,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骗子指定的账户。

冒充医生、辅导员诈骗

冒充熟人诈骗

骗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谎称将来看望受害人;或是骗子冒充受害人领导,态度强硬的通知被害人“第二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隔日,再打电话以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以出车祸、生病等急需用钱为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账户,达到诈骗目的。

冒充黑社会人员诈骗

骗子冒充“东北黑社会”“杀手”等名义给手机用户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受害人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款。

冒充QQ好友、亲友身份聊天借款诈骗

骗子通过种植木马等黑客手段,盗用他人QQ号、微信号等聊天账号,事先就有意和QQ号、微信号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然后以其生疾病或遭遇意外急需用钱为由,分别给使用人的QQ号、微信号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并要求受害人向其指定账户汇款,进行诈骗。

2)虚构诈骗

虚构汽车、房屋、教育退税诈骗

虚构绑架、出车祸诈骗

虚构重金求子、婚介征婚等诈骗

3)虚假诈骗

利用虚假彩票、股票进行诈骗

利用虚假广告信息进行诈骗

利用虚假高薪招聘进行诈骗

4)利用某诱人信息诈骗

利用中大奖进行诈骗

方式一:骗子印制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雇人投递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兑奖。

方式二:骗子利用手机短信、网络聊天工具、QQ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发送中奖信息。中奖信息包括“被某公司开业庆典(二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某卫视著名栏目(星光大道、我是歌手、非常6+1、快乐大本营、一站到底等节目)的场外抽奖活动”等,以中大奖的名义,诱使被害人登录其制作的仿真网页,分步骤骗取钱财。

【延伸阅读】

网友手机短信汇总

20163月某网友网上发帖自述——自本人拥有手机以来,短信一直没删,昨日得出不完全统计:累计中奖137次,资金共计7260万元(人民币),另有各种iphone 68部,电脑36台,轿车27辆,中过芒果卫视2等奖56次,被大学录取15次,儿子被拐卖23次,被法庭传唤31次,银行卡有异常31次,儿子嫖娼在外地被抓103次。

一旦受害人与骗子联系兑奖,对方即以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达到诈骗目的。

利用无抵押贷款、汇款信息进行诈骗

骗子以受害人的儿女、房东、债主、业务客户的名义发送:“我的原银行卡丢失,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到某账号”,受害人不加甄别,极易被骗。

5)以销售廉价飞机票、火车票及违禁物品为诱饵进行诈骗

骗子以出售廉价的走私车、飞机票、火车票及枪支弹药、迷魂药、窃听设备等违禁物品,利用人们贪图便宜和好奇的心理,引诱受害人打电话咨询,之后以交定金、托运费、海关查验等进行诈骗。

6)利用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

骗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在某商场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受害人回电后,骗子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受害人到银行ATM机上进入英文界面的操作,进行所谓的升级、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款项汇入骗子指定账户。

7)神医迷信诈骗

(二)假冒身份、流窜作案

骗子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三)投其所好,利用中介引诱上钩

骗子利用被害人急于暴富、找兼职和就业的心理,投其所好,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中介交易信息,内容一般为可帮助办理户口迁移、解决工作、出国留学、国外移民、境外务工、就读军校等,但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款项,一旦收到款项后,便会立即在受害人的世界里消失。

(四)真假身份,忽悠作案

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此类骗子以社会“能人、名流”的名义进行诈骗,谎称自己是导演、警察、商人、气功大师等,抬高自己身价,对找工作等难办的事表示“完全有能力”解决。这类诈骗手段较为单一,较易识破。一些骗子利用大学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

(五)以小利取信,借贷为名,骗钱为实

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此类骗子极为狡猾,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先以曾许诺的利益予以兑现,让受害者感到此人所做的事可信,骗子取得受害者信任后,就狠狠地敲一把,让受害者在绝对信任和不知不觉中蒙受重大的损失。此类诈骗计划周密、不易发现、损失较大。

(六)以次充好、恶意行骗

骗子利用教师、学生不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导致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寝室推销产品的人,一旦发现室内无人,还会顺手牵羊盗窃室内贵重物品。

近期,骗子又更换了骗术,背着同样塞满整个书包的文体用品到寝室,自称是厂家市场调查员,工作证、调查表一应俱全。这些调查员向学生吹嘘,厂里研发出新产品,为占领大学市场,专门招纳大学生市场调查员,将全部产品放在学生手中,按产品数量收取押金,等到市场调查结束,厂商收回市场调查表并退回学生押金。当学生做完市场调查再给这些厂商调查员打电话时,这些号码全是空号。

(七)招聘为名、设置骗局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骗子利用兼职、就业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的学生设置骗局,骗取报名费、介绍费、服装押金等;或利用大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从中大捞一把;或将女大学生骗到洗浴中心从事性工作;或是诱骗女大学生到陌生地方再拐卖等。

(八)借熟人关系,骗取信任,寻机作案

骗子往往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骗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得十分慷慨以朋友、兄弟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而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哥们义气”,也只好“束手就擒”,更有甚者,把寻访看作一种荣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继而“慷慨解囊”。

(九)编制谎言、骗取钱财

在车站、商场门口,甚至在校园内,经常发现一些青年人假冒外省某大学学生、灾区群众、落难者走失或财物丢失进行诈骗,要么以刚下飞机,钱包、手机遗落在出租车上;要么以自驾车发生意外事故或疾病急需用钱,并借口与同行的老师或同学失散,装出一副可怜相,以此来骗取大学生的钱财,此招屡屡得逞。事实上,这种诈骗手段大都比较原始,大家稍加思考就能识破。

(来源:《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李帮权,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

【编辑:安全教育研究院】


(微信扫描分享)
  • 637050245330143815.jpg
  • 63705024383467716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