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我院教师杨玖玲博士在第40届国际燃烧会议上作大会学术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安全教育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9月9日
  查看:3
  来源:

2024年7月21日至26日,第40届国际燃烧会议(CI’s 4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bustion)在意大利米兰召开。来自美国伯克利大学、伍斯特理工大学、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研究单位的16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我院青年教师杨玖玲在大会上做了题为《Experimental study of smouldering combustion and transient emissions from forest duff with dual layers》的口头汇报以及题为《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gnition behavior of wood chips by a flaming firebrand》的海报展示。

7.png 

杨玖玲老师在第40届国际燃烧会议上作口头报告

8.png

杨玖玲老师在第40届国际燃烧会议上做海报展示

(题目: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gnition behavior of wood chips by a flaming firebrand)

国际燃烧学会(The Combustion Institute)成立于1954年,是国际燃烧学界最具权威的全球性学术组织,是燃烧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学术会议,被誉为燃烧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论文采用极其严格的二次同行评审制度,被接收的论文由作者在相关专题作口头报告,随后通过二次评审的论文将收录至燃烧领域国际权威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PCI),全球平均接收率约为30%。我院杨玖玲老师投稿的1篇论文被收录至PCI,为我院首次以第一作者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

野火中的阴燃是造成大量碳排放和区域性雾霾的首要原因。由于有机质的降解程度不同,森林腐殖质往往由不同尺寸颗粒构成,形成非均质燃料体系。杨老师课题组联合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所,首先构建了双层腐殖质燃料体系,在可控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研究双层腐殖质燃料的阴燃及气体排放特性,从固体燃烧和气体排放角度首次论证了腐殖质上层粒径的变化主要对阴燃中的传热过程影响较大,而下层粒径的变化对阴燃供氧的影响较大,修正燃烧系数MCE和 CO/CO2不能作为描述双层腐殖质阴燃特性指标,为探测野火中的非均质燃料阴燃火灾提供了理论支撑。

9.png

杨玖玲老师论文《Experimental study of smouldering combustion and transient emissions from forest duff with dual layers》部分成果展示














  本次国际燃烧会议主题为能源利用低碳化,会议包含大会报告、专题报告、海报展示、工业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学术环节,为燃烧领域的同行学者打造了一个激发创新思想火花,拓展学科交叉,加深学术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此次参会,杨玖玲老师与同行学者不仅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还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为未来更深层次地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字、图片:徐捷沛

一审(校):张智

二审(校):李国辉

三审(校):孙金德


【编辑:安全教育研究院】


(微信扫描分享)